其貌不揚的65歲大媽 8年騙了熟人800多萬
來源: 新華網2016-05-06 11:14:00 昨天,她因涉嫌詐騙罪受審站在被告席上,還說自己“具備賺錢的天賦”
65歲的杭州呂大媽,退休多年,原本可以與老伴一起安享晚年。昨天,她卻站在了杭州上城法院第十法庭的被告席上……
8年時間里,她陸續騙了老鄰居、老領導、房東、賣服裝的小店主、賣菜的、賣水果的、兒女相親時認識的老人,甚至路邊搭訕、面館里吃面認識的人,總共騙了800多萬元。
呂大媽是什么樣的人,憑什么騙了那么多人、那么多錢?
站在被告席上,她自稱
“我具備賺錢的天賦……”
在她出現前,旁聽席上坐了很多白發蒼蒼的老人。呂某曾經許諾給這些老人發財機會。開庭時間到了,大家都在等她。法警跑來說,被告說自己高血壓走得比較慢。過了一會,一個瘦小的大媽被帶進來,她頭發花白,穿了一件玫紅襯衫。
公訴人指控,呂某以借錢為幌子,虛構經營印刷廠,隱瞞錢款去向,騙取十多位被害人800多萬元,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。
一進法庭她先鞠躬致歉,一開口,中氣十足。她站在被告席上,微笑著轉身面向旁聽席,向這些同樣白發蒼蒼的受害人鞠躬,“謝謝大家信任,幫助我的投資事業,向你們道歉,如果我有機會出去一定會記得自己的承諾。”
對她的做派,公訴人不奇怪了。
“我具備賺錢的天賦,只要放我出去,給我幾年時間,我就能全部還本付息……”
看到一臺德國印刷機
很多人相信她了
她是杭州某廣告裝潢單位的退休人員,初中文化。早年經營過兩家單位內部的印刷廠。
從2007年起,她開始以辦印刷廠為由向他人借錢。“你看,這是我的廠子,我的德國機器,你借錢給我,我就可以開工了”,“我這里生意很好,要擴大經營,需要資金周轉”,“利息好說,我給你年息30%-50%”……
在這樣的攻勢下,不少被害人、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將自己多年的積蓄、甚至養老看病的錢借給了她。8年下來,她一共向十余名被害人“借”得800余萬元。
“呂某去服裝店、水果店買東西,出手表現很大方,像個大老板,接下來就開始游說小店的老板,套路都是一樣的……然后拉你去看廠里的印刷機,很多人看到機器就這么相信了。”丁先生告訴錢報記者,呂某名下無存款、無車輛、無房產登記記錄,她以前炫耀資金有8位數——但放在哪里大家都不知道。
吃面認識的、路邊搭訕認識的
她都開口借錢
事實是,這些老人在呂某身上吃盡了苦頭。“當初呂某跟我爸爸承諾利息最高達到100%,我爸爸拿出30多萬給她,然后一年年都拿不到錢。”丁先生帶老爸來聽庭,他說很多受害人都是一次次催討,呂某或者零星歸還一點,或者今年拖明年,或者再寫數字更大的借條、用高息繼續吊著被害人。因為共同的遭遇,這些被害人彼此都熟悉了。
公訴人說,據調查,呂某確實租過一個廠房,也買過一件機器,但用的是賣自己房子的錢,廠子根本沒有開過工。她名下的兩家企業,多年以來營業額為0、納稅為0,員工只有寥寥幾個人。她的財務說,她們單位沒有業務。她的門衛說,這個廠子從沒有開工,呂某本人一年也只來過三次,而且至今還欠他幾萬元工資。
20多年前曾在呂某手下工作過的黃師傅說:“那時,她在多所學校辦過印刷廠,效益還不錯。但人很精明,對我們要求很高,一年后我就辭職不干了。”
2012年,呂某隔三岔五給黃師傅打電話。“印刷業務做得很大,勢頭發展很好,但急需要一筆資金支持。”黃師傅半信半疑。后來,他被帶去余杭一間工廠里實地參觀。“其實就是外圍看了下。一幢三層樓的廠房,里面有一臺二手的五色印刷機,還有三四個工人在作業。”黃師傅后來得知,那次除了他,后來還來了3個人參觀。
之后,黃師傅把6萬元現金打給呂,而他收到的是一張欠條,大意:一年之后本息共計7.5萬元一次性付清。可是,錢哪里拿得回來呀!“我的肝有病,天天在醫院治療。”
呂某的借錢對象:老鄰居、老領導、房東、賣服裝的小店主、賣菜的、賣水果的、兒女相親時認識的老人、路邊搭訕認識的、銀行或者市民中心辦事時認識的、面館里吃面認識的全都包括在內。借錢數額也大小不論:大到幾十萬上百萬,小到幾千塊,只要能拿到錢就行。甚至在因涉嫌詐騙罪被取保候審期間,她還騙了兩名被害人十幾萬元。
騙來的800萬
她自稱“都用于投資開發了”
面對指控,她辯稱:“我抗議,我不是騙錢。這些借款我是認的,但這都是他們愿意幫助我,投錢給我做投資用的,只是我投資受挫了。我在市場經濟中打滾,有些始料不及,我會吸取這些教訓……一定還上錢。”
庭上,她口若懸河,一個問題東拉西扯。
法官屢次提醒她回答問題要簡要,她說,“謝謝法官,我的文化沒你們高,法律專業知識沒你們多,現在我知道了。”
問到本案的關鍵問題,涉案的800多萬到哪里去了,她依舊顧左右而言他。
“我都用于投資開發了,包括路費、人員伙食費、環評費、勘測費、設計費,而且經常要給很多人送禮,一年四個節都要送,一次起碼一兩千,比方說送水產,我一般都是買2只甲魚、6只螃蟹、1只多寶魚這樣的配置。”
“8年工廠都沒有開工,還送禮?”公訴人問。
“我不甘心啊,那么多人信任我把錢交給我,我要不屈不撓,繼續努力,打通人脈我還是可以做大的。”
“你說你業務能力很強!那么這幾年,你開展了什么業務?有什么產品?”公訴人又問。
“我的廠其實已經在小規模打樣了,雖然沒有大規模開工,但是這些年我一直不放棄努力。”……
法官表示,此案將擇期宣判。
鄰居們:她能說會道
兩三個人都說不過她
呂某的家就在杭州城南佑圣觀路某小區,四周被茶葉商鋪包圍。被公安機關逮捕之前,呂某和老伴在此居住了多年。
“這個大媽呀,兩三個人都說不過她。”錢報記者在小區采訪時,鄰居們說得最多的話就是“她的能說會道”—— “去年底有不少追債的人來小區找她。”小區居民說:“第一次被抓走后不久又回來了,她還當著我的面拍著胸脯說,‘我關進去還胖了6斤,里面人對我很好,管我叫大姐’。”
公寓所在茅廊巷社區書記顧云在接受錢報記者采訪時表示:“和呂某接觸不多,唯一一次還是在樓道門口遇到的,但聽說她的事,還是后來有幾位受害者來社區反映情況才知道的。”顧云還補充說,“現在她的房子聽說已經轉賣了,具體什么情況,我們也不太清楚。”
門口保安洪師傅曾和呂某有過多次直接交流的機會,“她打扮挺時尚的,看起來很年輕,不像60多歲的大媽。她喜歡買彩票,隔三岔五回會去路口的彩票點去買上幾注,一般不多,大概會買上幾十塊。”洪師傅說,有一次她中了幾百元后,還特地去小店里買了2瓶白酒送給他和一個收費員。
“她被抓走后,現在只剩她的老伴住在這邊,偶爾小女兒會拎著吃的東西過來看父親。”就在與洪師傅交流的過程中,一位頭發花白、騎著電動三輪車的老人向洪師傅微笑著打了聲招呼,隨后馬上沿著佑圣觀路過去了。
“喏,這就是她的老伴。”洪師傅悄悄告訴記者,“她老伴腿不太方便,估計也很痛苦,他有一次跟我說,‘關進去也沒辦法,如果是欠了100多萬元,家里人還可以想想辦法,但是現在窟窿太大了……’”
(記者 方力 藍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