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農民工 5個令人震驚的事實
2016-04-30 天天說錢1156評
4月28日,國家統計局公布了《2015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》。這份報告以詳實的數據,告訴了我們當前農民工的基本狀況,很多事實令人震驚。
事實一:農民工增速迅速下滑
根據國家統計局抽樣調查,2015年農民工總量為2.7747億萬人,比上年增加352萬人,增長1.3%。這意味著:第一,農民工增速已經連續6年下滑;第二,2015年的增速低于全球金融風暴最嚴重的2009年,當時的增速是1.9%。
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農民工增速下滑?我認為以下幾個原因不容忽視:
1、執行了30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,嚴重影響了中國的人口結構,讓中國的人口紅利期迅速終結。比如1995年中國有小學生1.32億,到了2015年只有9692萬,20年減少了27%。
2、農民工增長乏力,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:中國制造業正遭遇成本上升的巨大壓力,在國際市場競爭力不斷下降。這跟中國的貨幣政策有重要的關系,近年來貨幣超發,帶來物價上漲,員工工資也必須跟著漲,否則很難招到工人;另一方面,人民幣在對內貶值的同時,不斷對外升值。在美元計價下,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上漲更快,中國商品的價格優勢迅速消失。很多中小制造企業倒閉,用工需求下降。
另據媒體報道,經濟下行的壓力正在向就業端傳導,2、3月份調查失業率呈現逐步上升趨勢,具體表現為農業戶籍人口的失業率上升,以及短期失業人員比重較大。
事實二:農民工變老了
根據統計局公布的數據,農民工仍以青壯年為主,但所占比重繼續下降,農民工正在“變老”。從平均年齡看,農民工平均年齡為38.6歲,比上年提高0.3歲。從年齡結構看,40歲以下農民工所占比重為55.2%,比上年下降1.3個百分點;50歲以上農民工所占比重為17.9%,比上年上升0.8個百分點。
事實三:越來越多的人不愿出遠門了
2015年農民工增速為1.9%,但在本地務工的農民工比上年增長2.7%,外出務工的僅增長了0.4%。在新增農民工中,82%在本地務工,只有18%的人選擇背井離鄉。
為什么會這樣,原因很簡單:收入差距在減少。外出務工農民工月均收入為3359元,本地務工農民工月均收入2781元,差距只有20%。
事實四:被拖欠工資的比例在上升
統計顯示,2015年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所占比重為1%,比上年提高0.2個百分點。期中建筑業被拖欠工資的比重為2%,較上年提高0.6個百分點,高于其他農民工集中的行業。制造業農民工被拖欠工資的比重為0.8%,比上年提高0.2個百分點。
事實五:“自營就業”農民工比重下降
農民工進入城市,無非是兩種就業方式:一是為老板打工;二是自己做小生意,比如收垃圾、修鞋、賣菜之類。最新統計顯示,2015年受雇方式就業的農民工所占比重為83.4%,自營就業的農民工比重為16.6%,受雇就業農民工比重較上年提高0.4個百分點。
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重視的現象,可能意味著農民工在城市自謀生路的機會在降低。這跟很多中心城市控制人口增量,有很大關系。如果這種趨勢延續,則城市的多樣性、便捷性、包容性將下降。
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,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